蒲江县铁牛村:以水为墨 共绘水美新村新画卷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1130
字号:
A+
A
A-

近年来,西来镇铁牛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以水促治,以水美村、以水兴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依托徽派建筑、川西林盘、鱼塘等资源禀赋,以水生态资源为本底,积极探索优质水生态的价值效益转化,奋力绘就水美新村新画卷。铁牛村先后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农房建设试点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以及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成都市水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一、背景情况

铁牛村地处西来镇北部,紧邻西来场镇,交通便利,S401和成蒲高铁穿村而过,距离成都环线高速入口仅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59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计1073户3634人。铁牛村依托千亩鱼塘、万亩果园和徽派建筑,充分挖掘全村9900亩优质柑橘、1400亩猕猴桃和1000亩渔业等资源新价值,在水美新村项目加持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以水添绿、以水带景、以水增收。

11.jpg

铁牛水乡航拍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水促治助城乡融合。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坚持生态美学观规划设计理念,实施系统规划,明晰水美新村发展定位。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完善《铁牛未来乡村公园社区规划方案》,确立打造城乡共创、社群共生、生态共融、幸福共享的天府·新林盘聚落发展定位,明晰推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二是聚力特色发展。充分发挥西汉冶铁遗址、生态农业本底等特色优势,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因势利导打造独具特色的水美新村,留住“乡愁”。创新探索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乡土美学文创园区、田园文旅度假园区“三园”兴业路径,全力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实现差异化发展。

三是融合促治理提升。铁牛村通过明晰规划定位,筑巢引凤,引来常驻新村民60余名,候鸟新村民300余民,共建水美新村。通过探索新老村民协商共建机制,创新开办铁牛大讲堂、铁牛夜话,积极宣传河长制工作,增强全村居民爱水护河意识。同时,党员干部、新村民带头巡河护河,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爱河护河行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局面。

22.jpg

(二)依托资源禀赋,以水美村促颜值提升。

一是打造美丽宜居场景。依托独具魅力的“徽派”建筑水乡新村,整合资源建成绿道10公里,打造丑美双创林盘、生态橘园等景观节点30余个,在保持水域原有形态、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生态沟渠、生态沉淀池、生态净化塘、过滤坝、人工生态湿地和景观绿地,因地制宜做好景观改造提升,形成“青山绿道蓝网”乡村生态公园格局。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质增效行动,实施供水管网延伸,推进农村饮用水管护专业化、标准化。强化水源保护,建设微污站两座,年污水处理32800余吨,全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95%。提升农业用水保障和防汛减灾能力,加强引水渠等常态化维护改造,完善灌溉基础配套设施,建生态渠道 1200米,整治山坪塘50余亩,建灌溉蓄水池5000立方米。

三是推进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和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296户,其中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占地面积10亩,总投资380余万元,日处理水量可达1000立方米。本项目将尾水治理与环境美化相结合,通过构建生态沟渠、生态沉淀池、生态净化塘、过滤坝、人工生态湿地和景观绿地,建立生态湿地处理系统,鱼塘养殖尾水水质得到改善,尾水中氨氮、总磷、颗粒悬浮物含量明显下降,显著降低了养殖尾水对外部水环境的影响,形成实用性强、可持续的尾水治理模式,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生态环境体系。

33.jpg

(三)创新村庄经营性模式,以水兴业促产业融合。

一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坚持好水孕育好果子,全面实施“两个替代”(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工程,探索“零农残”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全域推广“柑爸柑妈”认养计划,通过寻找9900名“柑爸柑妈”,共建共享链接城乡的阿柑生态社区。目前全村果树个人认养1540余株,引进企业9家认养果园12亩,累计认养订单超30万元,实现售价翻两番。通过推动传统农业转化为绿色生态农业,传统林盘转化为新型消费场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创新产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

二是发展渔业规模化养殖。通过水系治理,铁牛村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铁牛村渔业养殖协会组织养殖户进行科学化、规模化水产养殖,目前铁牛村年产鳜鱼、鲈鱼等120余万斤,年销售收入约3800万元,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在保证水生态本底的同时,提升了铁牛村水资源利用能力。

三是推进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坚持“绿道+”“果林+”“鱼塘+”理念,建成丑美生活馆、铁牛妈妈的餐厅等新消费场景20余个,打造“铁牛三宝”“丑美阿柑”等系列特色品牌,通过聚集特色餐饮、垂钓、塘坞休闲茶室等业态,打造铁牛寨林盘生活消费新场景,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了更多休闲场所,实现了从单一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转变。以水美新村建设奠定的良好基础,着力开展项目招引,目前成功引进乡建博览园、乡村人才公园等项目,变“水利资源”为“水利产业”,实现产业赋能增值。2022年全村民宿、餐饮等消费累计达3.5万余人次,消费额达260余万元,全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三、经验及启示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深刻理解水美新村内涵要义,以系统治理理念推进水美新村。

水美新村建设要运用系统思维,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系统治理”理念深入落实到每个环节。科学编制水美新村建设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统筹协调推进,确保治一片成一片。要注重融合当地风土人情,维护本地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传承性,保留村庄独有特色,把水美新村建设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量体裁衣式推进村庄整体规划、风格设计、项目引进等工作。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水美新村内在价值,以水美新村建设赋能产业发展。

水美新村建设要全面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水美新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力度,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生态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要激发乡村内在动能,盘活农村土地资本,打造一批水农一体、水旅融合的亲水景区,实现生态资源增值,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统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将水美新村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做好“水文章”,形成独具魅力的水旅游产品,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