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试点初探——靠水不吃水 搬出小岛安居乐业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18-01-12
浏览:3505
字号:
A+
A
A-
1月5日,正值隆冬时节。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库区小岛上,柑橘林里硕果累累,衬着湖光山色煞是好看。
   讲治镇镇龙寺村八组54岁的村民王国喜和79岁的堂哥王国玖一直生活在岛上,过着令城里人羡慕的“橘岛隐居生活”。但王家兄弟都希望能搬出去,一来生活方便一些,二来有利于保护水库的环境。
   在不久的将来,王家兄弟的心愿有望变成现实。
背景
宝石桥水库试点“生态补偿”
   开江县境内无大江大河,始建于1958年的宝石桥水库建成了蓄水1亿立方米的大二型水库,从此一库灌全县,解决了城乡居民饮用水、以及11.9万亩灌面乃至打造环境的用水需求。然而近年来,水库水质受居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开始影响到饮水安全及周边生态安全。
   现有的生态搬迁,多是因为气候、环境、资源等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因保护水源地环境而要进行的易地搬迁和补偿,少有前例可循。2017年,《四川省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出台,提出为保障水利风景区公平发展权,探索规范化、制度化、稳定化的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机制。并率先在开江宝石桥水库、巴中市化湖、内江市黄鹤湖开展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协作”的多元化补偿机制。
   2017年,开江县出台了《宝石桥水库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及 《环宝石桥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脱贫攻坚生态易地搬迁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划定了生态补偿的试点范围、补偿对象以及补偿项目和标准。
现状
生产方式落后 收益少不环保
   王国喜介绍,他家不到6亩地,以种植柑橘为主,零星种些玉米、红薯等。果树好时能卖两三万元,但成本很高。肥料要三四千元,每次卖橘子,要一筐筐背到船上,电瓶摆渡船5分钟可到码头,到了码头再坐班车到镇上或县上卖。除去交通费、各类成本等花销,攒不下多少钱。小岛上还生活着十几户50多口人,由于岛上人数少,集中饮水和灌溉工程没有开展过来。遇到天旱,即使门前就是水库,也用不起抽水机。王国玖儿子有肺结核,但冬天不敢用电炉子。“一小时就烧一度电。”王家兄弟都想早点搬出岛。
   宝石桥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机关党委书记唐亚辉介绍,全县2万贫困人口中,1/4分布在库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尤为突出。宝石桥水库管理处在权衡了多个方案后,认为易地搬迁最为可行。岛上村民施用的化肥、生活污水和垃圾,乃至渡船的废气排放都是污染源。搬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污染,也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经排查,生产生活直接影响水质的有1800户5000人,通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对其易地搬迁。但巨额的安置费用从何而来?规划怎样做到既科学又让村民满意?
举措
引资+补偿 生态易地搬迁
2016年,《四川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开展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以市场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补偿机制。健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责任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当年,开江县筹资1.2亿元实施了梅家镇和沙坝镇的雨污分流工程,辅以金鸡湿地公园建设,解决了水源地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库的问题;又筹资4200万元用于畜禽养殖关闭补偿。改革一步步向最难的部分推进,便是移民搬迁。
   以王国喜、王国玖兄弟所在的镇龙寺村为例,该村位于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因此被纳入搬迁和补偿对象。补偿项目包括林业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生态搬迁补偿以及水生态保护补偿。补偿资金的费用主要有以下来源:自来水厂、电力公司等缴纳的水费;退耕还林、公益林管护等专项资金;环境保护税等。
   除了补偿费用,还有安置房与产业的发展资金。对此,开江县向农发行融资贷款6亿元,用于生态移民搬迁;与北京绿维文旅集团对接,包装孵化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等重点项目,签订了约30亿元的投资意向性协议,进行环湖生态游建设。届时,村民还能从景区收入中获得分红。
未来
配套水价改革 丰富补偿途径
   宝石桥水库管理处主任罗泉说,截至目前,水库的灌溉、生态水补给等都是纯公益的,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他们会对公司、合作社等一些经营大户征收收费,启动水权、水价和高效节水灌溉等改革,普及水的商品意识。用水者受益之后,将其收益拿出一部分作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费用,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屏障区域往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可着眼于加强政策保障、加强部门协作以及丰富补偿途径,引导和鼓励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建立补偿关系,采取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项目补偿、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行横向生态补偿。
原文链接:靠水不吃水 搬出小岛安居乐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