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过得真开心,我们盼了这么多年‘水’的问题终于要解决了,好梦终于要圆了”,在节后复工的第一天,会东县姜州镇中和村村委会主任朱培军满脸笑容地跟我们说。“我们村土地不少,但是缺水啊,姜州镇素有“干姜州”之称,广种薄收,收入总是上不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解决用水问题一直是我们的梦。去年,我们村被列入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范围,依托新华水库水源,围绕水源末级渠系配套,将新建和整治渠道22公里,修建蓄水池10口,2200多亩土地的用水问题将彻底解决”。
“会东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冬春少雨的季节特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怎样争取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是我们水务部门的一块心病,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整合国土、农业、烟草等部门同类项目建设,会东的农田水利设施是一年一变样,去年,全县水利工程投资1.39亿元,为促进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农民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生产用水更加方便,收入也是节节高”。在姜州工作过多年的县水务局局长宋顺福深有感触。
该县去冬以来结合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主题活动,结合水利部质量建设年活动,深入基层和工地抓协调、督质量、抢进度,全县水利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小农水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缩影。该县2013年度小农水项目计划投资3625.5万元,新建渠道83.1km,渠道防渗80.3km,整治山坪塘15座,新建蓄水池90口,新建机耕道路7.5km,项目于2013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
节后上班的第二天,笔者便在姜州镇中和村见到了驻守工地的县水务局建管股技术人员罗智凯,他告诉记者,昨天工程已开始复工。他一早就来到了工地。到工地上班,主要干些什么事情?他告诉记者:“为切实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小农水资金,县上下了狠功夫,成立了综合管理组,由县水务局局长牵头,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施工监督,严格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不少于3名技术员在工地一线工地;驻守工地人员每一天的工作首先要把好原材料关卡,重点是抓住原材料送审关剔除所有不合格材料,检测合格产品必须持‘产品合格证’进入工地;在进度上,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敦督施工方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严格把关质量,要求渠道、山坪塘混凝土工程,必须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模板拆除后进行检测,对振捣不到位、形象质量差的工程,坚决要求拆除重建。确保将国家每一元投资的效益发挥到100%。”
“罗工说得都是专业要求,我们不是太了解,但有水务局的技术人员现场把关,我们很放心,直观的感受是形象、质量明显优于其他项目”,长新乡长鱼村村民陈文彩说。
据悉,该项目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 70%,将于2014年3月底全面完工,到时可新增灌溉面积0.96万亩,恢复灌面0.83万亩,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26万公斤,并为烤烟、林果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将为群众架引名符其实的致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