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区农村供水覆盖区域面积450平方公里,地形高差从海拔 500米至1400米分布,高差900余米。在原管网铺设初期,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及未结合农村地形地貌和用水户实际情况进行深度设计,低处压力合理,则高处无水,考虑高处供水,加大低处压力,则管网容易爆管,出现停水或水压小的问题,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近年来,面对历史和现实的矛盾,雅安市名山区不断提高农村供水县城统管的能力,通过“三项机制”,着力于提升农村供水“建、管、护”能力,促进农村供水不断向高质量目标发展。
一、“PPP”城乡一体化机制,增强县域统管建设力。名山区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总要求,引入雅安国润供水有限公司,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名山区供水总厂,设计供水规模为6万吨/天,服务名山区农村人口17.68万人。名山区供水总厂智慧管理体系,实现了水处理设备的远程自动操作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实时监控,从取水、加药、制水、消毒、反冲洗、送水等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制水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水质安全,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自来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2020年,名山区供水总厂被水利部评为全国首批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2023年,被四川省水利厅评为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工程。目前名山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规模化供水率98%,县域统管人口17.68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18.74万人的94.34%。
二、水源监测区域联动机制,增强水源安全管理力。一是畅通区域内的水源监测联动机制。制定了《雅安市名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年行动(2021-2025)工作方案》、《雅安市名山区加强畜禽养殖行为规范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区级单位和镇(街道)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明确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各镇(街道)、名山区供水总厂各自职责,重点针对养殖污水偷排、漏排等行为定期对取水沿线进行巡查检查,发现一起,重处一起。二是畅通区域外的水源监测联动机制。邛崃市、蒲江县、名山区、芦山县、玉管中心五方建立了《四川省玉溪河灌区联络沟通机制》、《四川省玉溪河灌区水资源调度统一协调机制》、《四川省玉溪河灌区水污染防治机制》、《四川省玉溪河灌区水旱灾害防御机制》“四个机制”,水源一旦遭受污染或遇灾害等突发情况,能以最快速度联动处置,增加了保障水源安全的管理能力。
三、“三位一体”管护机制,增强水龙头安全防护力。面对农村供水存在地区地形高差起伏大、管网情况复杂、覆盖面积广等导致出现“找漏花两天,检修两小时”的情况,名山区形成全民化参与、网格化管理、片区化维护“三位一体”管护机制。全民化参与,更多群众参与到管水护水的“毛细血管”;网格化管理,制定了农村供水信息网格员工作机制,从水厂到乡镇、村社落实无死角网格化管理,供水公司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区水利局履行“监管责任”,镇(街道)履行“行政责任”,97个村(社区)各确定1名“网格员”,网格员是“巡查员”“服务员”“联络员”“监督员”“管理员”“宣传员”;片区化维护,设立专职调度员,负责收集、接听抢修电话,了解详细情况,并及时通知各区域水管员。根据现有划分的三个区域,每个区域至少设置5名水管员,逐镇设置维修人员,实行片区化维护。目前,名山区已基本实现城区30分钟,平坝区1小时,山区2小时内给出反馈维修处理的服务目标,保障了从水厂到水龙头的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