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9日,眉山市东坡区石埂子水库涵卧管出现严重渗漏,形成一个0.7m×0.5m宽的漏水孔,并有数处射流状漏水点;坝后涵管出水口已形成有压水流,水流浑浊,漏水量达到0.8m3/s且流量不断增大。严重威胁水库大坝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省农水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王华局长立即派出刘安康处长带队的工作组亲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并要求工作组随时和局领导汇报险情工作进程。
石埂子水库位于东坡区崇礼镇,距眉山城4k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48km2,总库容239万m3,正常库容200万m3,正常水位467.00m,死水位452.00m,是东风支渠的一座充囤水库。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卧管为斜拉平卧式钢筋砼闸门,放水孔径0.7m,最大放水量1.5m3/s。大坝下游有3个场镇及数家企业,人口1.5万余人。出险时水库水位465.00m,库容150万m3。
接到险情报告后,市、区政府及水利部门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市政府副市长黄跃,东坡区委书记李晓宇,区委常委张晓勇、马勇仕、范纯文也先后到达现场指挥抢险。首先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现场抢险指挥部,由区委常委范纯文任指挥长,区水利局局长李正清负责现场抢险工作,崇礼镇党委书记伍强负责水库下游群众工作及抢险人员的落实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稳定和交通管制工作;二是迅速开展险情观测、险情分析、制定抢险措施,组织抢险队伍,调集抢险物资及工程机械,共出动150余人及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我局工作组到达现场后,通过再次查勘,同市、县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对水库出险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放水卧管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加之 “5.12”地震对卧管结构造成震损。并进一步细化了应急抢险措施:第一对卧管漏水点封堵,用棉絮、晒垫、粘土、编织袋、卵石装笼对卧管漏水处进行封堵,共使用卵石6 m3、棉絮250床、晒垫200根、编织袋2000根、竹木5m3、油布2000m2、粘土800m3;第二降低库水位,在库尾和溢洪道两处抽水,降低库水位,确保每天库水位下降约40cm;第三拆除坝后涵管出水口拦污栅,使水流畅通,并安排专人24小时观测出水口水流情况。
在农水局工作组的指导下,经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市、区两级水利部门两天两夜的奋力抢险,险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截至11日中午12点,卧管渗漏点未发生位移,漏水量已减至0.5m3/s,坝后涵管出水口水位已降低24cm,无浑水渗出,库水位正平稳下降,其他抢险工作正常开展。目前,现场抢险指挥部已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各级抢险责任,落实专人对卧管漏水点及涵管出口的水位、渗漏量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继续抽水,在库水位降至461.50m高程后,限制蓄水在461.50m高程,确保水库安全。我局也安排专人随时指导和追踪石埂子水库抢险情况,确保水库安全。
(工程处:刘安康 张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