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堰,泽润生民。清流碧波,万古不废。”2014年9月16日,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在韩国光州举行,四川乐山东风堰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东风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继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6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后的又一个世界遗产,是全国四个(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首批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单位之一,是目前川内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风堰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文化传统和文明烙印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并与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形成世界遗产“金三角”旅游环线,对乐山市开展遗产保护教育,促进水利风景区发展,丰富休闲旅游度假业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遗产是指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缩写:ICID,是在灌溉、排水、防洪、治河等科学技术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非政府间学术组织。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成立。其最高决策机构为国际执行理事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9人、秘书长1人。在印度新德里常设中心办公室,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程。该会到1986年底有81个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1年成立灌溉排水国家委员会,于1983年成为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会员国。中国台北委员会也参加该组织的各项活动。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由各成员国国家委员会组织本国的申报,通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国际专家组评审后,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公布。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50余年。东风堰现为乐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灌区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自流灌溉。东风堰现于青衣江夹江县五里渡千佛岩水电站库区无坝引水,引水流量50m3/s。东风堰总干渠长12km,东、西干渠分别长4.8km、13km。分干渠四条,分别是顺山分干渠长10.95km,云甘分干渠长3.37km,河东分干渠长5.50km,河西分干渠长4.40km;隧洞一处,渡槽8处,水闸19处。灌区覆盖夹江县境漹城、黄土、甘霖和甘江4个镇48个村,农业灌溉面积达5113公顷。
青衣江源于四川省宝兴县夹金山,全长289公里,流域面积12928平方公里,水量丰沛,夹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515 m3/s,丰富而稳定的水量使两岸成为灌溉农业发达区域,元、明时期逐步形成众多小型渠堰如八小堰、市街堰。清康熙元年(1662)青衣江水资源短缺,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于青衣江竹笼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并将下游的八小、市街等灌渠纳入工程体系中。堰首引水口位于毘卢寺外,因寺得名毘卢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更名为龙头堰。1930年,渠首引水口因河道下切,引水困难。时任夹江县长胡疆容将取水口由龙吼滩改到上游迎江石骨坡。1967年更名为东风堰。1975年取水口由石骨坡再次上移到迎江群星村五里渡。东风堰延用至今,已有350余年悠久历史,成为青衣江流域传统无坝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350余年来,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断下切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灌区的可持续利用。今天的灌溉面积已由当初的467公顷发展到5113公顷,增加10余倍,灌区农作物复种指数由原来的2.34提高到2.68,农作物种植面积由11687公顷增加到13367公顷,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土,每年新增产值1587.68万元,按综合水利分摊系数进行效益分摊,每年新增产值444.55万元。
东风堰流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摩岩造像景区,与千佛岩风景区构成青衣江畔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了灌溉文明,深化了灌溉文化的内涵。此外,东风堰东、西干渠穿夹江城而过,完善了城市供排水体系,美化了城市环境。
几百年来,东风堰为夹江县农业发展、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县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景区美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因其当时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灌区管理成为西南地区沿江可持续性灌溉工程的卓越范例,通过传统的无坝引水技术,实现自流灌溉,推动地方农业发展。地方政府专业指导与乡村用水户协会协同管理,保证了该项工程持续运用350余年。同时,工程沿线遗留了千佛岩等大量历史文化景观,见证了灌溉工程在区域历史文化发展和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工程展现了传统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利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濒临消失的沿江灌溉农业的缩影。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决定启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5月,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中国大陆地区该类工程遗产申报。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由乐山市水务局、夹江县人民政府指导,乐山市东风堰管理处作为申报主体,组织东风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第一阶段,组织走访老同志,大量收集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佐证东风堰始建年代。至6月30日止,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完成灌溉工程遗产的自荐和推荐、申报材料的编制等。全国先后收到了湖南省紫鹊界梯田等15处工程遗产的申请。这些遗产有闸坝引水工程、无坝引水工程、陂塘蓄引水工程等。工程中历史最长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安徽芍陂,最晚的是18世纪兴建的四川永和埝。
第二阶段,7月1日开始,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水利史研究会和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共同组成工作组,初选产生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议名单提交水利部农水司和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进行初审。7月12日至13日,水利部、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东风堰进行实地考察评估。专家组认为:“东风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年代所采用的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官民共管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还包括它的文化内涵。东风堰流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时依山而建,穿山凿石,淙淙流水从佛像龛下隐身而过,包容共存,蜿蜒多姿,融为动静相宜的和谐整体;伫立堰端的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着几百年来灌溉文明、农耕文化在这片平原渊远流长,生生不息;干、支渠穿越夹江县城,清波荡漾,水流潺潺,两岸绿树,婆娑依依,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景观。”最终,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等4项工程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初选名单,并推荐上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
第三阶段,9月14日至20日,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在韩国光州举行,乐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志平,东风堰管理处处长文智勇应邀参加。9月16日,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等4项工程通过国际专家组评审,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乐山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