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东风堰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国内专家评估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14-07-24
浏览:953
字号:
A+
A
A-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7月18

71213日,列入我国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初选名单的四川乐山东风堰,通过了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的4位专家的现场考察和技术评估,一致同意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推荐。

  从今年开始,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决定每年对申报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评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在用古代灌溉工程,了解灌溉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维护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申报成功的工程将列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将于919ICID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公布。

  工程申报要求为:申遗工程的历史达到或超过100年;申遗工程是堰坝、储水工程、渠道及其附属工程、原始的提水或排水工具中的一类;申遗工程在设计、工程技术、管理方式、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请工作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先后收到了湖南紫鹊界梯田等15处工程遗产的申请,四川乐山东风堰是通过专家组考察和评估的第一站。这些遗产按工程类型分为有闸坝引水工程、无坝引水工程、陂塘蓄引水工程;按功能分有东南沿海拒咸蓄淡工程、丘陵区引蓄水工程等。工程中历史最长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安徽芍陂,最晚的是18世纪兴建的四川永和埝。

  在水利部农水司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成立申遗工作组,与申报单位密切配合,于630之前完成了灌溉工程遗产的自荐和推荐、申报材料提交等第一阶段工作,从71开始转入初选、初审、专家组考察和评估、上报名单等第二阶段工作。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有确切碑刻记载的始建年代为清康熙元年(1662)。工程是兼有排涝、城市防洪与环境供水等综合功能的中型灌溉工程,灌区覆盖夹江县境v城、黄土、甘霖和甘江4个镇48个村。灌区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自流灌溉,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350余年来,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断下切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灌区的可持续利用。今天的灌溉面积已由当初的467公顷发展到5113公顷,增加10余倍。

  东风堰的亮点还包括它的文化景观。千佛岩下干渠里的滔滔流水与石窟造像融为和谐整体,构成青衣江畔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了灌溉文明,深化了灌溉工程的文化内涵;东、西干渠穿夹江县城而过,完善了城市供排水体系,美化了城市环境,构成了环绕城乡生动的河流景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