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小农水”点燃了致富梦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14-04-09
浏览:1321
字号:
A+
A
A-

 近日,在渠县青龙乡山坪村,笔者看到,田间渠道焕然一新,功能一应俱全,正在田间看水的叶志胜支书谈起该村的小农水工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们修好了水渠、泵站和堰塘,全村2536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村里今年3月还新种了180多亩莲藕,预计可增收250多万元,是小农水为我们点燃了致富梦。”

   山坪村地处浅丘区,土地贫瘠,千百年来村民们靠几亩薄田艰辛度日,最穷困的村民家庭年收入不超过3200元。由于水利设施薄弱,仅有的一处黑林坝电灌站也因年久失修失去了提水灌溉功能,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上百户人家存在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尤其是遇上干旱年份,要靠天吃饭,产粮低而不稳,村民致富梦受阻,有的田已荒废多年。2013年,县水利、财政在我村实施“小农水”项目时,通过调查了解到该村情况,将该村纳入2013年小农水项目实施规划范围,实现新建、改造渠道 14.5km,整治山坪塘6口,小型泵站整治维修 1处,整治维修小型引水堰1处,新建蓄水池2口,使该村2536 亩农田实现了100%全灌溉。

   渠县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粮大县、全省产粮核心县之一。多年来,大部分水利工程由于老化失修和自然灾害毁损,致使全县水利工程完好率不到50%,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2011年4月,渠县通过竞争立项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从此步入了大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快车道。该县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统筹规划,把握重点,农林水齐抓共管,县乡村上下联动,整合各部门涉水资金,三年建设任务和目标如期实现,建成了一批得民心、顺民意、长受益的小农水工程。截止目前,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完成新建渠道134.62km;改造渠道 44.6km;改造渠系建筑物233处,整修山坪塘81口,整修小型引水堰15处;整治维修小型泵站14处,新建蓄水池17口。

   通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打通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渠道,加固了老化严重的山坪塘、石河堤等小型水利设施,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工程完成后,项目区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5万亩,新增节水节水能力432.17万方,增产粮食981万公斤,年增灌溉效益2150万元,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项目区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荫”的现代农业生态美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