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四有力四到位全面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14-01-14
浏览:1250
字号:
A+
A
A-

去年,我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尤为突出,为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我县在产村一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活动中,坚持把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取得了实效。

一是措施有力,责任到位。将“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规定了以县水务局为主的县级相关部门负责小(二)型以上水源工程、干支渠防渗、规划内的饮水安全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高标准农田、农资综合补贴等中、省列项项目的实施,各乡镇积极配合并负责好辖区内实施的“五小水利”工程的实施。通过层层分解任务并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建设责任。

二是保障有力,资金到位。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我县加大了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投入,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奖补,专项用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奖补资金。同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投向和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将农发、农业、财政、扶贫、国土等部门的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安排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并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鼓励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参与“五小水利”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去年以来,整合省、州各级部门的资金7135.4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948.53万元,扩大了资金筹集渠道,解决了资金难题。

三是监督有力,保证到位。县监察、财政对“五小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工程进展、资金使用等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县审计局对建设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进展、经验及存在问题实行月报和旬报制度,形成了“县统筹、水利支撑、乡为主、村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了五小水利工程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

四是宣传有力,执行到位。编制完成了《渠县“五小水利”建设技术手册》,将相关的技术要求、施工组织、投资估算、工程量计算、工程管理等建设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成册,下发到行政村,同时对乡镇领导、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了技术培训,让村组干部和群众能基本掌握五小水利建设知识,让群众参与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成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目前止,全县已完成五小水利工程投资3125万元,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325处,其中:水池386口,塘堰456口,渠道168.75Km,小泵站14处,新增灌溉面积6800亩,改善灌溉面积3.5万余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