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行动全力抗伏旱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06-08-05
浏览:4491
字号:
A+
A
A-
    

近期,我省连晴高温天气持续,致使伏旱继续发展。伏旱区已发展至我省南充、达州、遂宁、广安、巴中、广元、绵阳、德阳、资阳、眉山、自贡、内江、成都等1354县,旱期普遍在25天以上。截止7月底统计,全省作物受旱1630.83万亩,占旱上述13市播种面积的36.57%,伏旱中心的遂宁、南充两市受旱面积分别达到栽种面积的42%45%;成灾924.27万亩,绝收179.19万亩;其中水稻受旱448.04万亩,成灾257.06万亩,已断水开裂的达73.761万亩,绝收56.87万亩;玉米受旱495.15万亩,成灾281.40万亩,绝收76.58万亩;红苕受旱358.37万亩,成灾202.28万亩,绝收45.73万亩;经济作物受旱329.27万亩,成灾183.53万亩,经济损失12.24亿元;全省有239.30万人、304.38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面对伏旱的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旱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千方百计做好“两保一防”(竭尽全力保人畜饮,创造条件保生产,未雨绸缪防事故),做到“三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物资集中),力争把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郭永祥副省长指示:伏旱发展迅速,影响严重。请省防办、水利厅、农业厅、救灾办、气象局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了解情况,帮助指导抗旱工作,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州存在的实际困难。

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并作出精心安排。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水利厅长彭述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水利厅副厅长朱兵牵头组成有农水局领导和抗旱人员参加的抗旱救灾工作组先后6次前往旱区调查了解灾情、指导抗旱。要求旱区市要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科学调度、节约用水。同时,立即向水利部汇报灾情,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抗旱减灾工作的支持。

旱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南充市市委书记王宁带队深入西充县慰问旱区灾民,指挥抗旱救灾。遂宁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带市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到5个县(区)分片包干抗旱。

各级水利部门全力以赴协调和组织抗旱供水。梓潼县潼江断流后,县城供水水源告急,在绵阳市水务局协调下,紧急从武引调水800m3,解决了县城居民饮用水和潼江河沿岸乡(镇)人畜饮水困难。遂宁市7月份以来向旱区供水达5442万立方。7月份,南充市大中型水库已向旱区供水1467万立方米;升钟水库每天向灌区放出300多万立方米抗旱用水。全省抗旱服务队投入抗旱提水机具7870台套,抗旱提水1884万立方米,抗旱浇灌面积30.18万亩,打井2127口,解决因旱28.47万人、31.9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南充市南部县双佛镇伏旱导致该镇供水站无水源可供,场镇居民和学校共3500余人的饮用水困难,除少数居民靠自家打井解决饮水外,其余2600人全靠拉水度日。市水利局工作组由副局长陈新带队深入现场研究制定出从伏虎镇供水站新接输水管道9.5公里直接进入双佛镇饮水管网的快捷方案,尽快解决该镇居民和学生的饮水问题。

人民渠第二管理处,担负着向丘陵灌区100多万亩农田输水灌溉的任务。在今年抗御严重伏旱中,针对灌区工程和水源条件,积极想办法,添措施,科学调度,精心组织,水管单位职工放弃休息,加强工程管理和维护,努力作好服务工作;在来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错峰轮灌,合理安排,动员上游灌区发挥“龙江精神”,尽可能多向旱情更为严重的下游灌区输水。下游灌区干部群众也能理解上游的困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打好抗御伏旱这一仗。

721,武引灌区的高复分干渠,因水毁造成渠道10+550---10+630段明渠左岸渠堤开裂、沉陷,边坡砼面板垮塌,影响下游的三台、盐亭和射洪三县17万亩农田的抗旱保苗用水。武引灌区对此极为重视,22日即由管理局主要领导率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制定工程抢险方案。为了尽快恢复向3县灌区供水,制定了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每天对工程进度进行督办,按正常进度需2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提前在10天内完成。

据统计,在抗御伏旱中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14016万元,抗旱人数639.21万人,抗旱设备60.16万台套,抗旱运水车辆1119辆,打井7200多口,水利工程提供抗旱用水7.24亿立方米,抗旱浇地991万亩,临时解决206.07万人、274.8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有效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