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再次报道:做好雨水集蓄利用这篇大文章——四川甘肃山西安徽四省领导谈“集雨”作用
来源:四川省农水网
发布日期:2006-09-20
浏览:3526
字号:
A+
A
A-

微型水利  大有可为———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致信本报谈雨水收集与可持续利用

经济日报社:

    感谢贵社对我省水利工作的支持!

    贵社对我省雨水收集与可持续利用的采访报道,必将极大地促进我省的水利建设和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蓬勃开展。现就你社提出的“四川雨水收集与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四川是千河之省,“历代治蜀者皆以治水为重”。四川又是农业大省,农业稳则巴蜀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四川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九五”以来,更是提出了“治水兴蜀”的战略方针,按照“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治水思路,坚持不懈大搞水利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农村人饮解困和水库除险加固成绩斐然,农村供用电质量明显改善,水产经济效益明显,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建设步伐加快,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省水利工作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新的理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始终把农村水利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领域。三是树立集约发展理念,始终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水利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四是树立资源保护理念,始终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作为“治水兴蜀”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各地按照“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治水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旱山区群众就地拦蓄雨水开展微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提高我省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真正体现了“小工程大规模,小水利大产业,小投资大效益”。

    通过多年的努力,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已逐渐深入人心,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各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出了“农户补助公示制、材料集中采购制、技术指导责任制、工程产权明晰制”的“四制”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我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特别是在今年的特大干旱中,一些地方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极大的缓解了旱灾的影响,呈现出“有水无水两重天”的局面,金堂、仁寿、蒲江等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我省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全省旱山村、严重缺水村量大面广,按照现在每年解决120个村的速度,要解决全省14000多个村的问题,还需要120年的时间,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省财力虽然困难,但对于这类深受群众欢迎和拥护、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我们将继续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今年我省财政已下达4120万元用于集雨节灌项目建设,比去年增加1120万元,增幅达到37%,计划解决70个县123个旱山村的缺水问题。同时,我们将加大对这项目工作的宣传力度。

    近日,我省已在《四川日报》上对今年的项目进行了公示,以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和工程发挥最大作用。下一步,我省将在积极争取中央投入的同时,继续创新建设和管理机制。按照“民办公助”的思路,特别是要抓住今年特大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机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大力投入水利建设,自力更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坚信,微型水利工程将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中大有可为。

    再次感谢贵社对我省的关爱和支持!

    2006912

 

让广大农民喝上干净水 ———访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

白青峰 万建民

     甘肃通过雨水集蓄利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是在少数干旱地方,人畜饮水还无法得到保障,即使是通过集雨等手段保证了供水,饮用水的卫生条件也存在隐患。在甘肃这样干旱严重、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省份,如何保证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甘肃省主管农村工作的副省长陆武成。

    陆武成介绍说,甘肃水资源短缺,以干旱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一直受到水资源贫乏和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尖锐的严重制约。全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型、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现象,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五’期间,甘肃利用国债资金实施了人饮解困项目、氟砷改水项目、抗旱应急人饮工程和饮水安全应急项目,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26.21万处,解决了540.4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同时,陆武成坦言,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还非常艰巨。

    为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甘肃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领导小组,并在水利厅设立办公室。各市、县政府也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饮水安全项目顺利进行。

    陆武成说,在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甘肃在制度建设上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要全面推行“六制”。一是摸清现状,规划设计;二是社会公示,群众监督;三是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四是专户储存,资金报账;五是巡回监理和受益农民跟班监督;六是加强管理,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良性运行机制和水价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农民群众长期受益。

    要做到“六个确保”。一是完善机构、充实力量,确保饮水安全项目的组织到位;二是措施到位、制度约束,确保饮水安全项目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有序推进;三是精心设计、优化方案,确保饮水安全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四是抓住关键、保证重点,确保项目按规划要求分步实施;五是抓质量、促进度,确保饮水安全项目保质保量如数按期完成;六是注重效益、强化管理,确保饮水安全项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要严格项目管理。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同时,分县编制项目花名册,作为编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列入项目花名册的项目一般不准变动;坚持整村推进、集中连片解决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凡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一律由省水利厅审查批复设计,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由市()水利部门审查批复,10万元以下的由县级水利部门审查批复。

    要加强建后管理。骨干工程普遍做到由县水利部门统一管理,供水入户,按核定的水价,征收水费;由乡水管站对本乡较小的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实行用水户参与式管理,成立用水者协会,代表村民行使经营和管理权,并合理收费;由受益户民主推荐专管人员,实行承包式经营管理;小电井、水窖等分散工程,本着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由受益农户负责管理使用。

    要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供水保证率。甘肃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中,不仅坚持规模化、集中连片、供水到户,而且推广应用变频泵、水塔及高位水池自动上水装置,水位自动报警系统、水质净化系统,有些还实现了微机监测控制管理。 

    陆武成说,“十一五”期间,甘肃将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十五”取得人饮解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根据地形地貌条件,科学规划,适度规模,通过提水、引水、调水、打井等措施,建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力求做到统一规划、一次批复、逐步安排、分步实施。

    根据《甘肃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按照“统筹规划、近远结合、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水库和河流为水源的地区,修建一批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大口井或机井为水源,修建一批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在既无地表水又无地下水的地区,采用跨流域调水或修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积极争取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部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解决环县县城及北部11个乡镇、17.6万人的饮水困难。依托引洮、引大等大型工程,解决中东部20个县缺水问题。保证供水水量和水质,使大旱之年不再发生水荒。在居住分散,饮水水质严重超标的区域,采取水净化工艺,或修建水库、大型蓄水池以及移民措施加以解决。

    陆武成说,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甘肃在“十一五”期间将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的要求,加快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解决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全面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

 

小溪小水作用不可小瞧 ———访山西省副省长梁滨

刘存瑞 李亮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有效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山西省副省长梁滨介绍说。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快丘陵山区和干旱缺水地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国家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在全省实施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小水富民工程’。”梁滨说,“同时根据全省水资源的整体情况和区域特点,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小泉小水和雨水资源,因地制宜、综合平衡的原则,从全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工程以东西两山为重点,完善配套和更新改造以腹部盆地为重点且可操作性强的小水富民工程建设目标。”

    梁滨告诉记者,为了使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山西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积极发展沿黄透河井提水灌溉。

    目前山西省除万家寨引黄工程、天桥电站和小北干流有大型工程外,禹门口以上河段基本上没有开发。同时,利用透河井水源工程提黄灌溉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运行费用低。

    加强煤矿弃水的充分利用。山西是全国的产煤大省,俗话说“吨煤吨水”,每年有大量的煤矿弃水白白流掉,对水资源的浪费很大,是影响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据初步统计,山西全省排水矿井约有2779座,年排水量2.2亿立方米,利用量仅有0.17亿立方米。如果建设小型水设施把煤矿排水加以利用,可发展灌溉面积达64万亩。

    加快雨水积蓄利用步伐。在既无地下水又无地表水的丘陵山区,如果建设大量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可用水资源量就会增加,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会大大得到改善。目前已经编制了《山西省雨水积蓄利用灌溉工程十年规划》,确定了57个山区贫困县作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建设重点。

    加快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复改造。梁滨说,现有水浇地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灾年保命的骨干,丰年增产的主力。但是由于山西大部分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许多已是老化失修,超限服役。有的水量下降,有的机泵损坏,有的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效益的发挥,使一些灌溉面积成了“名誉水地”而无水可灌。而且在山西许多灌区干支渠防渗差,建筑物不配套,渠系、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浪费严重。对这些工程有计划地进行完善配套和节水改造,可以有效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用水效率,有效缓解山西工农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加快山区小泉小水的开发利用。

    山西省东西两山小泉小水较多,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是小型拦截提引工程的开发区,因此要有计划地在全省河道、沟道内建人字闸、截潜流等配套提水灌溉,对于加快山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来源是个大事情。对此,梁滨指出:“我们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以及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的原则,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制订资金筹措计划。”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事关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较大。而山西则有着自己的做法: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工程建、管、用脱节,管理粗放,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为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局面,达到良性运营的目的,我们统一安排部署,在各地加大力度掀起了以‘明晰所有权,下放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指导思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梁滨强调说。山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非常的明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水利事业发展后劲,而且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步伐;同时理顺了水利工程的产权关系,明确了投资主体,实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责、权、利三者的高度统一;还把工程的运行效益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农民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

 

“把水留住”走活整盘棋  ———访安徽省副省长赵树丛

白海星 徐晓然

     问: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开发为何令人关注? 

    江淮分水岭地区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革命老区,也是我省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由于易旱缺水,农民生活困难,1996年这一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1元,远低于当时全省的1934.6元。

    1997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决定,编制《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不断加大治理开发资金投入。其中省级财政过去几年累计投入2.345亿元,带动社会各类投入10多亿元。省委还从省直110多个部门抽派干部到县、乡镇开展联络帮扶工作。

    问:安徽开展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开发治理工作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几年来,省级重点治理乡镇新挖和整修大中型库、塘10856面,建设砖石井2132眼,新增蓄水能力36000多万立方米,解决岭区30多万人饮水困难(这里饮水人数都是指安全饮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0多万亩。100个省级重点乡镇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口大塘,一组一口中塘”的目标。

    概括起来说,一是帮助岭区群众初步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二是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减少了各类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三是用水条件得到改善,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四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问:安徽在治理开发实践中的主要思路及主要经验有哪些?

    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首先要从治旱这一主要矛盾入手,“把水留住”解决水的问题;后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促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

    在“把水留住”工程建设中,我们已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工程建设流程,初步探索出适合分水岭地区留水、用水、涵养水等一系列有效管理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前提。9年来,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各地在建设中普遍做到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分水岭地区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县(市、区)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省级重点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省每年将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市、区),并逐级将任务具体到乡镇、村、组。同时层层签订建设目标责任书,作为分水岭治理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验收,与下一年度投资规模相挂钩。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科技创新,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基础。各地合理选择工程类型,做到宜井则井、宜塘则塘。根据地质特点大胆进行技术突破,探索取蓄水、潜水方法。依据地形特点,采用挖当家塘,或者采取“两山夹一凹,中间打个坝”等方式,充分拦蓄降水径流。

    第三,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监管,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关键。为保证工程质量,普遍制订了塘坝实施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检查验收办法。在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严禁挪用的基础上,各地基本做到了公开招投标、公开工程造价、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有个明白价、放心账,喝上放心水。

    第四,坚持市场导向,活化机制,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最大动力。各地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思路,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摸索出专人管理、共同使用,承包管理、控制运用,联户管理、联户使用,成立机构、有偿供水等多种管理模式。

    第五,实行帮扶制度,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有力支撑。来自省直110多个部门的派驻县乡联络员,常年工作在乡镇,为帮扶乡镇订规划、抓实施、跑项目,引资、引智,踏踏实实工作,真心实意帮扶,工作卓有成效。据统计,省直对口帮扶单位约300多人次到帮扶乡镇进行专题调研,90多个单位一把手现场办公,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几年来省直帮扶单位支持钱物折款近7000万元。

    第六,坚持科学发展,综合治理,是实施“把水留住”工程的最终目的。为充分发挥“把水留住”工程的作用,我们还大力实施了“把树种上”、“把结构调优”工程。旱作农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等适应性农业迅速发展,有机茶、林木花卉、瓜果、白鹅、龙虾等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形成壮大,岭区农业产业布局明显优化。2005年,岭区省级重点治理乡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比治理开发前的1618元人均增加940元。

    问:安徽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分水岭地区“把水留住”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分水岭地区饮水工程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目前,岭区一般年份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群众饮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大旱年份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在江淮分水岭治理开发进程中,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最根本的立足点。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指出:“江淮分水岭治理开发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从调整种植业结构讲,针对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实际,应该从抗灾、耐旱、高附加值农作物入手,走适应性农业的路子;从调整产业结构来讲,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从调整就业结构来讲,要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总之,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来源:经济日报)

TOP